捽(zuó)引揪拉遽(jù)急忙充礼充分地学习礼跪然免席跪着
捽(zuó)引:揪拉。
遽(jù):急,忙。充礼:充分地学习礼。
跪然免席:跪着退下来,然后站起来离开席位。
冉有问孔子说:“先王制定法律制度,规定刑罚不加到大夫身上,礼不用到平民身上。那么,大夫犯了罪就可以不加刑,平民行事就不可以用礼来约束了吗?”
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凡治理君子,用礼来约束他的心,是因为把他们归属为有廉耻之节的人。所以古代的大夫,有犯了不廉污秽之罪而被罢免放逐的,不叫做因不廉污秽而放逐,而叫做‘簠簋不饬’。有犯淫乱或男女无别罪行的,不叫做淫乱或男女无别,而叫做‘帷幕不修’。有犯罔上不忠罪行的,不叫做罔上不忠,而叫做‘臣节未著’。有犯软弱无能不胜任其职之罪的,不叫做软弱无能不胜任其职,而叫做‘下官不职’。有触犯国家法纪之罪的,不叫做触犯国家法纪,而叫做‘行事不请’。这五种情况,大夫既已自定罪名了,仍不忍正面直呼他有罪,接着还要为他隐讳,这是为了让他们感到羞愧。因此大夫犯了罪,他的罪行在这五种之内的,知道自己要被谴责问罪,就会戴上用毛做帽带的帽子,穿上白色的丧服,端着盛水的盘子,上面放一把剑,自己走到君王那里,表示要自刎谢罪。君王不派有关司法官吏捆绑牵掣他或施以刑罚。犯有大罪的,听到君王的命令则面向北下拜,跪下自杀。君王也不派人揪扯着他身体用刑,只是说:‘这是大夫你自己咎由自取,我对你已经有礼了。’即使是刑不上大夫,而大夫犯罪也不能逃避处罚,这是教化的结果。所谓礼不下庶人,是因为庶人忙于生计的事不能很好地学习礼,所以不能要求他们有完备的礼仪。”
冉有听完孔子的话,跪行离开了席位,说:“您说得太好了,我还从未听说过。”回去后冉有就把这些记了下来。
刑政第三十一
这一篇主要是讲刑政的,但孔子首先还是强调德、礼的教化作用。他说:“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言导民,以刑禁之。”在审理案件时,孔子认为必须注重犯罪事实,根据情节的轻重、罪行的深浅来量刑。审理官还要用尽他的聪明才智,以忠爱之心来审理。疑狱则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过狱吏、狱官、大司寇三次讯问审理,然后上报到君王,君王还要让三公卿士参与审理,最后有疑问还要由君王定夺。但对四种大罪,如“巧言破律,遁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者”;“作淫声,造异服,设奇伎奇器以荡上心者”;“行伪而坚,言诈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惑众者”;“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者”则杀无赦,不必经过三次审讯。另外还有十四条禁令,规定得很详细。此篇内容又见《礼记·王制》。
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
- 驻跸(bì)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颍今安徽阜阳厉兵秣(mò)马[图]
- 辟通“避”避开爝(jué)火把火炬饭喂养疾急速商歌商调的歌低[图]
- 中行无咎指九五居中处正有众阳为助而清除小人无号终有凶上六居《[图]
- 拿下城邑不写明日子这为什么写明日子?是因为一月之中再次拿下的[图]
-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图]
- 另一种说法公孙鞅说“实行刑罚对轻罪加以重罚轻罪不会出现重罪不[图]
- 爪牙喻得力干将,索元字天保东晋凉州敦煌人南渡为桓玄部将历征虏[图]
- 舟梁船只与桥梁的并称 中驾驾车行进途中 悲风激深谷谓寒风在深[图]
- [图]
- 再向东二十五里是役山山上有丰富的白银还有丰富的铁役水从这座山[图]